复脉汤,原名炙甘草汤,为《伤寒杂病论》名方,主治“心动悸,脉结代”与“肺痿多涎唾”,具阴阳并补、益气养血之功。方以甘温之药补阳益气,甘润之品滋阴养血,味甘入脾,通过调中起到阴阳并补之效。
甘蔗禀地冲和之气生,性味甘凉,甘为稼穑之味,李时珍称之为“脾之果”,可奠安中州,资助脾气,汁浆醇厚,兼补脾阴,亦是阴阳双补之品,夑理阴阳之功与复脉汤同,故称“天生复脉汤”。
脾居中州以灌四旁,为元气之母,运转之枢。中州健则水火交媾,金木回环,气机流布,津液和调,阴阳相谐,元气壮旺,邪不可干。
《续名医类案》记载,古时卢绛中病疲瘵,食蔗而愈,即赖甘蔗补脾和中之功。甘蔗亦可止呕哕反胃。治胃反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可用蔗汁配以少量生姜汁(原方比例7:1,蔗汁7升,生姜汁1升),和匀,每日含咽,久服取效。
此外甘蔗又可除心胸烦热,消渴解酲,将生蔗汁、生西瓜汁、生梨汁和匀,顿服。
甘蔗生吃熟食,功效有差别
甘蔗不但美味,且生吃、熟食功效大有不同。
生吃泻热
甘蔗的功效有很多,比如《证类本草》记载其:“利大小肠,下气痢,补脾,消痰,止渴,除心烦热。”《本草再新》记载其:“和中清火,平肝健脾,生津止渴,治吐泻、疟、痢,解疮火诸毒。”
冬季气候干燥,最适合吃甘蔗。很多人误以为甘蔗吃多了会上火,实际上古代医籍已经做了解读。《本草新编》中提到:“甘蔗,世人皆以为性热,不敢多食。不知甘蔗甘平而兼微寒,能泻火热,润燥之妙品也。”
中医以甘蔗榨出的汁液入药,名蔗浆。甘蔗汁味甘、性寒,入肺、胃经,有清热润燥、生津止渴之功,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、胃阴不足所致的呕吐、热病及暑热伤阴所致的口干口渴等。
熟食益脾胃、润心肺
古籍中还记载了一些熟吃甘蔗的方法和功效。比如《滇南本草》中记载甘蔗:“汁:治心神恍惚,神魂不定,中风失音,冲开水下。又熬饧食,和胃更佳。”提示甘蔗熬制之后有益脾胃,其中的“饧”类似于现代的饴糖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亦云:“蔗汁煎成如饴,色黑,甘温。和中活血,止痛舒筋。越人产后辄服之。”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治虚热咳嗽,口干涕唾:甘蔗汁一升半,青粱米四合,煮粥,日食二次,极润心肺。”也指出了甘蔗汁煮粥有益于滋润心肺。
青皮紫皮甘蔗有何不同
青皮甘蔗偏凉,紫皮甘蔗偏温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说“(天生复脉汤)以皮青围大节稀而形如竹竿者胜。紫者性温,功逊。”
复脉效力青皮甘蔗大于紫皮甘蔗,但紫皮甘蔗性偏温。
肺胃热盛的人(鼻孔呼气热、喉咙冒火),吃青皮甘蔗;脾胃虚寒的人群,可以吃紫皮甘蔗。
甘蔗食疗方
蔗糖蜜汁
材料:鲜甘蔗、鲜生姜、蜂蜜各适量。
做法:将蔗、姜洗净,榨取汁液约15~20毫升,纳入蜂蜜,冲入沸水中,煮沸饮服,每日2~3次。
功效:可健脾益气,和胃止呕,适用于胃热呕吐、妊娠呕吐等。
蔗浆蜜粥
材料:甘蔗1千克,蜂蜜30克,大米100克。
做法:将甘蔗去皮,洗净,切碎,榨汁备用,大米淘净后,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,待熟时调入蔗汁,蜂蜜,再煮片刻,每日1剂,分2次服食。
功效:可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,适用于燥热袭肺、干咳少痰或痰少难咯、胸痛气急等。
蔗鸡粥
材料:蔗鸡(甘蔗节上所茁生的嫩芽)90克,大米50克。
做法:加蔗鸡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服食,每日1剂。
功效:可清热生津,适用于消渴症。
茅根竹蔗水
材料:青皮甘蔗2节,马蹄8只,鲜茅根100g,胡萝卜一根。
做法:甘蔗连皮剖成段,胡萝卜切块,马蹄去皮,用养生壶煮30分钟即成。
功效:冬天在暖气房里太久了,热烘烘的,前胸后背长一些热疙瘩、痘痘,甘蔗茅根水就是帮助清内热的。此外,熬夜+宵夜,伤阴又生胃热,第二天喉咙痛时,喝水都解不了,也可以喝茅根竹蔗水。
烤甘蔗
做法:甘蔗皮清洗一下就行,白霜不用刷掉,带皮直接烤,汁水滋滋地两头流出,用小碗接住,喝汁咬蔗,别有一番朴实风味。
功效:润肺、止咳、生津。可用于风热感冒、咳嗽,就烤甘蔗吃。
甘蔗食用注意
虽然甘蔗有很多功效,但并非人人适宜。因为甘蔗能泻热,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生甘蔗。
《本草经疏》中说:“胃寒呕吐,中满滑泄者忌之。”
《本草汇言》也提醒,甘蔗多食久食会诱发痰、胀、呕、嗽之疾。
甘蔗含糖量比较高,食用甘蔗勿过量。蔗汁经过熬炼即成砂糖,功与甘蔗相仿,亦不宜多食,过则消肌肉、损齿发、生虫䘌,尤损小儿。多本古代本草著作记载,砂糖不宜与鲫鱼、竹笋、葵菜同食,否则易罹癥痼害,需慎之,戒之。
霉变的甘蔗不能食用。食用霉变的甘蔗容易中毒,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菌所产生的黄曲霉素所致。人体摄入黄曲霉素后,很快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神经、肌肉、血管、肾脏等组织的损害,干扰身体的免疫功能,出现神昏、谵语、抽搐及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症状,其中尤以儿童多见。黄曲霉菌是一种耐热,经紫外线照射等不易被破坏的化学物质,预防的关键是防霉防毒,谨防病从口入。
挑选甘蔗的注意事项
挑选甘蔗要注意三个原则。一摸,检验甘蔗的软硬度;二看,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;三闻,鉴别甘蔗有无异味。
如果看甘蔗外观仍然分辨不出也不要紧,在商家对甘蔗剥皮、分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,如果是红心的话不要购买。
此外,还要谨防有些不法商家会把变质的甘蔗榨汁出售,不明来源的甘蔗汁最好不要饮用。■
来源:广东中医药、中国中医药报、72物候元气生活微信
编辑:温嘉林 程焕映
责编:陈广泰
猜你喜欢
【辟谣】“新病毒”来了?关于呼吸道疾病的这些谣言别轻信!
【养生】广东或迎“断崖式”降温!驱寒调补中医有妙招→
【科普】你盖被子的顺序,可能一直是错的!最佳保暖指南→
↙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!
“天生复脉汤”,你爱吃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